羅馬尼亞:從水泥價格看政府監(jiān)控
研究結果顯示,導致羅國內水泥價格暴漲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水泥的價格并非由市場調節(jié),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占統(tǒng)治地位的3家外國水泥廠的控制。
羅國內原有9家水泥廠,1997至1999年間,9家工廠先后被德國、法國和瑞典的公司收購。據羅媒體披露,3家外國公司在收購水泥廠后,“無論在價格方面,還是在生產份額方面”,都在相互協商之后,以“壟斷”方式對羅市場進行控制。
羅媒體指出,3大水泥生產巨頭達成協議,就銷售范圍進行了劃分,在價格方面保持統(tǒng)一。除此之外,他們還達成協議,各自僅銷售其水泥生產總量的60—62%。此舉導致的后果是,羅馬尼亞水泥在國際市場上以極低的價格出口。而在羅馬尼亞國內,水泥售價則高居整個中東歐地區(qū)之最。僅以今年7月為例,羅水泥出口價為每噸24美元,而在羅國內卻高達每噸80美元。與鄰國相比,匈牙利每噸水泥售價為60美元,捷克為55美元,而波蘭僅為50美元。
羅政府認為,羅出口水泥價格之低連成本都難以收回,然而3大水泥生產廠家十分清楚,由于水泥運費過高,羅國內買主不可能進口廉價水泥,因此他們一方面壓低出口價格,另一方面卻大幅提高國內水泥零售價,以通過向羅國內買主轉嫁出口虧損的方式來獲取利潤。
對此,羅政府反應強烈。羅總理阿德利揚·納斯塔塞表示,將對外國投資商在羅市場的運營情況進行檢查,其中包括他們在羅私有化過程中對政府所承諾的各種義務是否兌現,同時核查這些投資公司在納稅方面是否有偷漏稅現象。羅方表示,盡管某些外國人已經成為羅國內公司的主人,但由于該公司位于羅馬尼亞境內,因此這些公司仍將被解釋為羅馬尼亞公司,必須遵守羅馬尼亞的法律法規(guī)。
目前,針對水泥價格,羅有關機構已開始調查。有消息說,羅政府將根據本國法律,在一定時期內對水泥價格進行控制。(宋文富)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