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3m×11m水泥擠壓聯合粉磨系統(tǒng)的調試與生產

  1 系統(tǒng)簡介

  諸暨八方水泥采用2臺Φ3.0m×11m和1臺Φ2.4m×8m閉路水泥粉磨生產線。2001年,公司將2條600t/d預熱器窯改造為1100t/d預分解窯后,原水泥粉磨系統(tǒng)生產能力明顯不足。為此,新增1條Φ3m×11m擠壓聯合粉磨水泥生產線。工藝流程見圖1。系統(tǒng)主要設備配置見表1。

圖1 水泥擠壓聯合粉磨系統(tǒng)工藝流程示意

  表1 水泥粉磨系統(tǒng)主要設備配置

  物料在庫底配料后,經膠帶輸送機(上置除鐵器,能夠把物料中15mm以上的鐵磁物質除去)喂入輥壓機穩(wěn)流稱重倉。物料在穩(wěn)流稱重倉中混合、穩(wěn)定后,以料柱形式連續(xù)、均勻地喂入輥壓機。料餅由提升機送入調速電子皮帶秤時分成兩路。一路(少量)物料溢流返回輥壓機穩(wěn)流稱重倉,用以改變輥壓機工藝性能,調整物料顆粒級配。另一路(大量)物料喂入打散分級機。打散分級機把料餅打散后,進行分選,大于3mm的粗粉返回輥壓機穩(wěn)流稱重倉重新擠壓;小于3mm的細粉經鏈式輸送機送入磨頭中間倉。由中間倉卸出后,通過管式螺旋輸送機喂入磨機進行粉磨。出磨物料經磨尾提升機、空氣輸送斜槽送入水泥庫中。磨尾廢氣則通過氣箱脈沖除塵器由風機排出。

  2 生產調試

  2.1 輥壓機運行參數的選擇

  輥壓機在運行時的調節(jié)參數有3個:

  1)擠壓粉碎力:需根據被擠壓物料性質恰當選擇,方能得到最佳節(jié)能效果。

  2)磨輥轉速:通過調節(jié)磨輥轉速,改變設備自身處理物料的能力。

  3)料餅厚度:輥壓機的物料處理量,可通過進料裝置調節(jié)插板進行調節(jié)。

  當設備確定之后,磨輥轉速就隨之確定。因此,調節(jié)輥壓機的最佳運行參數,主要就是選擇恰當的擠壓粉碎力和料餅厚度,以最經濟的擠壓力獲得最佳的擠壓效果。因此,我們選擇擠壓力的原則是:在滿足擠壓物料的工藝性能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操作壓力。操作壓力是否合適,從取出的料餅中找出外形完整的物料顆粒,以用手是否能夠碾碎來判斷,若絕大多數顆粒都可碾碎,即認為壓力選取基本合適。調整料餅厚度主要是確定合理的工作輥縫,當工作輥縫過小時,料餅太薄,缺乏彈性使設備振動加大;輥縫過大時,料餅太厚,會導致電流過負荷。

  調試初期,輥壓機輥壓過大,并經常出現偏輥狀態(tài),導致輥壓機多次發(fā)生振動,液壓管道接口滲油。沖擊負荷過大使扭矩支撐的蝶形彈簧曾被多次振斷。后經較長時間摸索,逐步掌握運行參數,生產中選擇輥壓機運行參數如下:

  液壓系統(tǒng)壓力:0.57~0.62MPa;

  擠壓料餅厚度:22~28mm;

  控制偏輥范圍:<6mm;

  輥壓機按照上述運行參數控制,運行穩(wěn)定可靠,取得理想效果。

  2.2 擠壓打散系統(tǒng)的運行平衡

  擠壓打散系統(tǒng)的最佳運行狀態(tài),僅靠選擇恰當的輥壓機運行參數是不夠的,必須控制擠壓打散系統(tǒng)的運行平衡。調試初期,恰逢雨季,物料水分高達3%以上。系統(tǒng)運行發(fā)現,大量物料經過調速電子皮帶秤的溢流管返回輥壓機穩(wěn)流稱重倉,調節(jié)打散分級機轉速仍無濟于事。喂入穩(wěn)流稱重倉新料僅在50t/h左右。遂認為擠壓打散系統(tǒng)能力不夠。但經認真檢查,發(fā)現打散分級機入料口被物料粘實貼牢,口徑縮小為不足原設備的1/2,入打散分級機物料受阻,導致大量返流,系統(tǒng)產量無法提高。事故處理之后,打散分級機物料處理能力達到了120t/h以上。由此,為了保證系統(tǒng)運行平衡,采取的措施如下:

  1)加大設備巡檢力度,及時發(fā)現障礙并排除,確保系統(tǒng)工藝及設備順暢完好。

  2)對輥壓機回料量合理控制。進料粒度大,顆粒分布不均齊時,適當加大回料量,填充大顆粒間的間隙,實行料層粉碎,以增強擠壓效果,保證輥壓機平穩(wěn)運行。當進料粒度較小,顆粒分布較均齊時,適當減少回料量,這樣,可以在輥壓機通過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新料量,提高系統(tǒng)產量。一般控制系統(tǒng)中輥壓機回料量為25%左右。

  3)穩(wěn)定穩(wěn)流稱重倉料位,可穩(wěn)定輥壓機物料通過量,保證輥壓機運行平穩(wěn)。我們將其保持在60%~80%,擠壓打散系統(tǒng)的運行即處于平衡狀態(tài)。

  2.3 磨頭中間倉的改造

  諸暨地區(qū)溫濕多雨,磨頭中間倉易粘堵,為此我們在中間倉內壁襯貼了15mm厚的UHMW-PE超高分子聚乙烯板,該板具有較高的耐磨性和抗沖擊性,較低的摩擦系數,良好的潤滑性以及耐化學腐蝕性。其性能指標見表2。

  表2 超高分子聚乙烯板性能指標

  襯貼工藝要求為:

  1)超高板與中間倉壁鋼板采用M10沉頭螺栓固定,其螺栓孔間距小于500mm,頂部不超過200mm,要與倉體貼實、安裝牢固,不得松動。

  2)沉頭螺栓低于超高板平面3~4mm。

  3)超高板安裝縫隙不超過3mm,板頂上口應有45°坡口,上下板搭接嚴密,下板低于上板,板面四周平整光滑。

  安裝超高分子聚乙烯板后,中間倉再未發(fā)生粘堵現象,保證了入磨物料量穩(wěn)定。 2.4 磨頭喂料設備的調整    磨頭喂料原設計采用MLG290管式螺旋輸送機。投產初期使用效果較好,入磨物料波動量僅在±3.0%左右。但在擠壓粉磨系統(tǒng)中,入磨物料的平均粒徑約為1.5mm,細粉顆粒<80μm含量不足10%,對設備磨蝕性強。輸送機螺旋軸使用僅半年多,葉片就嚴重磨損。因物料流動性極好,入磨料量難以控制。料量大時,管式螺旋輸送機轉速調節(jié)為零仍有大量料流;初喂料時,又因葉片不帶料導致物料在倉內不能卸出。難以穩(wěn)定磨機的正常操作。經反復分析對比,我們仍采用調速皮帶秤取代原管式螺旋輸送機。為力求入磨物料量穩(wěn)定,采取下列措施:

  1)通過改變料餅秤的下料量,或改變打散分級機的分級電動機轉速,調整進入磨頭倉的下料量,確保倉內料位控制在60%~70%范圍內。

  2)調節(jié)流量控制閥位,調整落料口高度,以保證下料均勻。

  3)喂料秤全封閉,并接除塵管除塵。

  經采取上述措施處理,調速皮帶秤喂料誤差在±5.0%以下,入磨物料穩(wěn)定性得到控制。 2.5 研磨狀態(tài)對設備性能的影響

  磨機內研磨體的裝載量及級配合理與否,對設備性能影響甚大。試生產初期,曾連續(xù)出現入磨物料溫度僅在50~60℃,出磨氣體溫度卻高達120℃以上的異常狀況。磨機出口軸瓦多次因溫度超限而跳停。問題出現伊始,認為是設備安裝缺陷而重點進行查找。但停磨檢查發(fā)現,二、三倉隔倉板篦縫被碎段堵塞。隔倉板不能過料,物料只能從中心圈進入三倉。二倉水泥包段,過粉磨現象嚴重,導致出磨氣體溫度過高。軸瓦溫度超限是因為二倉過粉磨造成。遂對二、三倉碎段清倉篩除、隔倉板篦縫碎段進行剔除處理,問題方得到解決。繼之采取如下措施:

  1)重新選定生產廠家,確定耐磨材料材質,嚴格規(guī)定并控制破損率。

  2)對磨機研磨體級配進行調整,見表3。

  表3 改后研磨體級配

  3)根據研磨體的磨耗情況,及時補球、清倉,保證研磨體裝載量不缺欠,級配調整及時。

  2.6 操作參數的確定

  經過近一年的實際生產摸索,擠壓聯合粉磨系統(tǒng)的工藝操作參數逐步確定,詳見表4。

  表4 擠壓聯合粉磨系統(tǒng)工藝操作參數

  3 使用效果

  我公司擠壓聯合粉磨生產線,于2002年4月開始投料試生產,經過半年調試整改,臺時產量達到并超過55t/h的設計指標,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遠優(yōu)于原采用的2臺Φ3m×11m水泥磨,主要指標對比見表5。

  表5 改造前后水泥磨系統(tǒng)主要技術指標

  由表5可以看出,采用擠壓聯合粉磨系統(tǒng)后,7~10月份月均粉磨32.5水泥產量提高38%,單位電耗降低1.1kWh/t;42.5水泥提高60%,單位電耗降低6.7kWh/t,節(jié)電效果明顯。并且,隨操作人員技術逐步提高和工藝管理水平的加強,進一步提高產能降低消耗仍展現出很大潛力。

  4 尚存問題

  1)水泥中摻加火山灰質混合材---石煤渣為露天堆放。因未配置烘干設備,逢陰雨季節(jié),石煤渣水分較大,氣體管路及除塵器有結露現象,磨內物料粘堵隔倉板現象時有發(fā)生,導致磨機產量降低。

  2)磨頭喂料采用調速皮帶秤取代管式螺旋輸送機方案后,喂料誤差比管式螺旋輸送機相對偏大。

編輯:唐益平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

閱讀榜

2021年度湖南省綠色工廠名單公布 海螺、華新、臺泥、紅獅、中材上榜!
2025-04-05 16: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