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戰(zhàn)“疫”賽跑者
“勁松,我們要建鄭州版‘小湯山’,近2萬平方米,3天完成設計,需要總設計師。”1月26日早晨,中建七局設計院總建筑師林勁松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叫醒。林勁松立馬清醒一口答應,“保證完成任務!”3天完成平時近3個月的工作量,這可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林勁松開始了與疫情賽跑的征途。
4小時拿出總體方案確定設計理念
被譽為鄭州版“小湯山”的鄭州岐伯山醫(yī)院占地近2萬平方米,新建面積近1.3萬平方米,門診樓、醫(yī)技樓、病房樓等設施功能一應俱全,盡管是提前建成“備用”,但總工期僅有10天且對安全性要求極高。
10點,林勁松趕到現場,發(fā)現原定醫(yī)院面積相對床位數要求遠遠不夠,鄭州市立馬決定征用與醫(yī)院相鄰的工廠。但情急之下,一時找不出工廠的圖紙?!安坏攘?!我們自己來。”林勁松帶領測繪隊立即開始測繪。樹木和垃圾堆遮擋了觀測,他帶人爬上8米高、帶有10%坡度的廠房屋頂,趴在冰涼的鐵皮瓦上,來回挪動儀器測量場地尺寸和各樓位置。工廠放假,廠內幾十個房間沒有鑰匙,他就帶人從窗戶跳進去查看建筑內部設施。用5個小時把將近4萬平方米場地及十幾棟建筑物和周邊附屬物、拆除范圍和保留利用建筑一一標注在圖,現場開始連夜拆遷。
16點,林勁松去工程指揮部路上,梳理出設計中的7大難點重點以及10處關鍵環(huán)節(jié),又將8名資深設計師分為3個小組,分別負責施工圖、駐現場以及和指揮部協(xié)調溝通等工作,設定了AB角,24小時內隨時互補,以此保證設計進度不中斷。
17點,在指揮部,結合醫(yī)院設計重點,林勁松迅速敲定了“確保安全性、功能性、強調模塊化、人性化、智能化”的設計理念,提出了“采用集裝箱式箱體活動房進行模塊化拼接”的快速建造整體設計思路,向集裝箱廠家交底改造要求,連夜加工搶時間。
20點,林勁松當起“講解員”,為設計團隊詳細講解醫(yī)院的設計思路、結構形式、房間布局和構件尺寸;隨后安排三維模型設計、場地規(guī)劃以及建筑樓層平面設計三個設計組齊驅并進,不斷完善建筑功能、尺寸和外觀造型。
次日3點,總體設計方案完成。距現場測量結束僅12小時,場地拆遷也同時完成。
60小時完成500余張圖紙力保環(huán)境安全
“抗疫醫(yī)院性質特殊,一定要保證環(huán)境安全?!绷謩潘蓪鹘y(tǒng)傳染病醫(yī)院的設計再升級,用“加強版”的設計技術為周邊環(huán)境安裝了強勁“保護膜”。
他帶領團隊設計了全場防滲膜全覆蓋、雨污水全收集消毒、廢氣收集后經滅菌處理排放等功能;病患、醫(yī)護、污物、后勤“四線分離”,最大程度做到“潔污分流、醫(yī)患分流”;消防設施和設備均按照永久性醫(yī)院標準配備。
疫情緊迫,不能按部就班設計圖紙,林勁松大膽制訂了“平行設計、隨時審核”的工作機制。他在辦公室連續(xù)工作3天,每天只短暫趴在桌子上睡一會兒,隨時審核各設計小組陸續(xù)傳來的圖紙。3天內,他審核了500多張圖紙,修改問題點30多處,一張圖紙最多改了五六遍。
原設計稿中,外廊屋頂電動排煙天窗在屋頂開口多,開口大,容易漏雨。有人提出直接變更為可開啟外窗,不僅便于施工也符合消防規(guī)范要求。但他堅決反對,如果病人誤開外窗,會有交叉感染的隱患!他跟同事們再三叮囑,“疫情面前不能有絲毫的僥幸!”他連夜打電話征求專家意見,重新優(yōu)化設計方案,將走廊外窗改為自動機械排煙系統(tǒng)。為防止排煙風機過重壓垮屋頂,他又與集裝箱廠家協(xié)商,為風機風管設計安裝支架。通過這些措施,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
1月29日早8點,經過設計團隊60個小時的艱苦鏖戰(zhàn),全部施工圖順利完成并送達施工現場。
10天10夜蹲守現場即時優(yōu)化圖紙
設計完成后,林勁松又立即趕到施工一線,對每個工區(qū)進行技術交底,根據施工現場不斷完善設計圖紙。同事心疼林勁松,勸他先回去睡一覺再來,他婉拒了,“我是總設計師,我得對這個工程負責,我在現場才能最快解決各種問題,不能因為我耽誤進度!”
1月30日,鄭州岐伯山項目進入箱式板房安裝環(huán)節(jié),524間箱式房要于次日中午12點前完成主體結構安裝。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發(fā)現了問題:緊急調配來的集裝箱來自3個廠家,尺寸、吊頂高度和內裝修都不統(tǒng)一。林勁松迅速和3個廠家溝通,詳細詢問了集裝箱的具體尺寸和連接工藝,梳理出9項矛盾點,安排廠家馬上調整。自己帶領設計師重新優(yōu)化設計方案,調整各個病區(qū)的平面布置。修改后的病區(qū)長度比原設計多出了將近一米,水、暖、電、通風、結構基礎等專業(yè)按照新平面布置也迅速重新設計,僅用3小時就重新繪制了整套平面布置圖,完成了1/4圖紙的重大修改。
2月6日,鄭州岐伯山醫(yī)院交付。2月13日,醫(yī)護人員入駐,林勁松主動留下來,告知醫(yī)護人員如何使用“四線分離”動線及負壓系統(tǒng)、遠程可視系統(tǒng)等。2月21日,岐伯山醫(yī)院準備在本院進行核酸檢測,要求設計方參與核酸檢測實驗室驗收。此時病人已入院6天,林勁松接到通知后,二話不說穿上防護服進入感染風險最大的核酸檢測實驗室。他說,“設計、施工都是為了使用,我們得把最后一關做好。這些設備我最熟悉,我來做最合適。醫(yī)院早一分鐘運轉就能早一分鐘戰(zhàn)勝疫情,這是我和全體參戰(zhàn)同事共同的心愿!”
編輯:劉群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