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行]第二十四站眉縣社會:敢于第一次“吃螃蟹”
社會水泥成長史是中國水泥工業(yè)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
社會水泥成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中國水泥工業(yè)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因為它經歷了幾乎所有的工藝過程。8月29日,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第二十四站來到了陜西社會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此行受到了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石社會,常務副總經理吳緒紅和銷售經理楊小軍等領導及員工的熱烈歡迎。
社會水泥是陜西省規(guī)模最大的民營建材企業(yè),目前水泥年產能200萬噸,董事長石社會被評為建材行業(yè)30年改革開放代表人物,他也是陜西省水泥行業(yè)唯一的一位。
石社會的社會水泥成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中國水泥工業(yè)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因為它經歷了幾乎所有的工藝過程,董事長石社會在技術上是一個“急先鋒”——時刻關注最新的技術發(fā)展成果并及時采用。在新技術的使用上他是勇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他的帶領下,社會水泥不斷試用新工藝,然后又不斷自我淘汰,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斷前行?!白钤绲臅r候,這附近有很多水泥企業(yè),他們在某種工藝上使用時間比我長,賺到錢也多一點,但是由于跟不上技術進步的步伐,現在都逐漸退出了市場,”石社會說。
石社會認為走技術創(chuàng)新道路是民營企業(yè)的生存之本,所以從一開始就積極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早在小水泥時代,他就大膽嘗試將圓庫改為方庫,將均化效率提升了8倍,保證水泥質量的穩(wěn)定。隨后立窯時期,社會水泥又是陜西省第一個成功采用立磨技術的企業(yè)。02年之后,新型干法生產線興起,當時幾乎所有生產線的核心備件都來自進口,社會水泥又是全國唯一一家應用全國產裝備的企業(yè),為水泥裝備大型化和國產化開了個好頭,當時拉法基中國公司也是在參考檢驗了社會水泥的裝備之后才大量采用國產設備。現在,社會水泥的工藝思路依然走在前面,例如,雙豎井雙平硐的礦山開采方式在全國尚屬首例。對于未來的發(fā)展,社會水泥依然將目光鎖定技術創(chuàng)新上,目前公司已經和天津院合作建立水泥產業(yè)示范線,將生料輥壓機、水泥立磨、兩檔窯、六級預熱、大推力噴煤管和第四代篦冷機技術融為一體。
企業(yè)資料:陜西社會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是陜西省人大代表石社會先生于1992年創(chuàng)建的民營企業(yè),地處眉縣金渠鎮(zhèn)。經過十八年的不斷擴張和艱苦奮斗,實現了快速發(fā)展,現擁有總資產5億元,員工1000多人,現擁有兩座5000T/D生產優(yōu)質高品位石灰石礦山,儲量達1.8億噸,成為年產優(yōu)質水泥200萬噸的大型水泥骨干企業(yè)。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