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五局滬昆客專項目部多種舉措提高拌合站效率

中鐵十五局 · 2010-06-30 00:00 留言

  為了提高拌合站工作效率,便于日后管理與維護,中國鐵建中鐵十五局集團二公司滬昆項目廣大參建人員集思廣益,因地制宜,針對江西地區(qū)雨水偏多、空氣濕度較大的氣候特點以及土壤含水量較高、土質疏松易滑坡等氣候地質特點,采取多種舉措來加強拌合站排水系統(tǒng)和地質災害防控,從而提高拌合站工作效率。

  地處亞熱帶季風區(qū)的江西地區(qū),中亞熱帶濕潤氣候特點明顯,年降雨量達1600至1800mm,由于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在夏季易發(fā)生極端惡劣天氣,在出現短時強降雨時,如果積水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排除,極易形成內澇。為此,一號拌合站在基建工作中加強排水系統(tǒng)建設。施工人員在一號拌合站圍墻的外側開挖出一個環(huán)形的導流明渠,防止站外的積水流入站內,拌合站內部則地下埋設排水管,通過滲水地磚使地表積水能夠迅速滲漏到地下管網中,形成明暗結合的排水系統(tǒng)。為了有效加快排水速度,防止積水的內部循環(huán),導流明渠與排水管網根據拌合站東南高西北低的地勢特點,利用高度依次遞減,呈南北階梯狀走向,并通過站外一條排水管與附近一條小河相連,確保積水能夠高效、順暢的排出。

  公司滬昆客專項目所在上饒地區(qū),多為低山與丘陵,懷玉山脈與武夷山脈橫貫全境。由于氣候原因使該地區(qū)土壤含水量大,加之當地村民開山采石,取土制磚,原有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雨量一大極易發(fā)生泥石流及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滬昆客專項目部在拌合站建設中特別注意該問題,除了選擇地勢開闊、平坦的地理位置作為拌合站建設用址外,還積極對拌合站周邊山體環(huán)境進行改造。在一號拌合站外有一座因山石開采,植被遭到嚴重破壞的小山,由于離拌合站較近,且風化石較多,一旦遇上大量降水,極易發(fā)生泥石流給項目部拌合站帶來威脅。為了消除這一安全隱患,施工人員首先將面向拌合站一側山坡上裸露在外、已經松動的巖石及其它雜物清運走,隨后用混凝土將修整好的邊坡進行噴鉚,并在噴鉚后的邊坡上設置數量眾多的雨水導流槽,最后再覆蓋一層由錨桿固定的鐵制防護網,通過這些“硬”方法來達到加固邊坡的目的。針對那些風化石較少,土壤暴露在外而缺少植被的邊坡進行“軟”處理,也就是將一部分泥土運走,降低其坡度,然后在上面種植根系發(fā)達的草本植物,以此減少滑坡現象的發(fā)生,同時也起到了對周邊環(huán)境的綠化作用。

  通過以上舉措,有效提高了一號拌合站抵御突發(fā)性暴雨天氣以及地質災害的發(fā)生能力,使一號拌合站在惡劣天氣下依然能夠正常運轉,有效的提高拌合站施工效率。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6 11: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