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關系不等于勞動關系
1999年6月,趙某回到公司,以檔案關系沒有轉移,自己和公司仍保持著事實勞動關系為理由,要求公司補發(fā)兩年多的基本生活費和補繳各項社會保險費。遭到公司拒絕后,趙某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出申訴。仲裁機構認為,趙某的檔案仍在公司,與該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裁決該公司補發(fā)趙某基本生活費和補繳各項社會保險費。該公司不服裁決,起訴到當地人民法院,法院審理認為,趙某與該公司不存在勞動關系,判決趙某敗訴,公司勝訴。趙某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市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維持一審法院的判決。
【評析】這起勞動爭議案件經過仲裁和兩級人民法院審判,最終以職工趙某敗訴、用人單位勝訴而結案。從案情看,仲裁機構的裁決是錯誤的,而兩級人民法院的判是正確的。
本案在處理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是趙某與該公司有無勞動關系,趙某的檔案在該公司是否就與該公司保持著事實勞動關系。這是本案是與非的關鍵。對于勞動關系的認定,目前有勞動合同確立的勞動關系和事實上形成的勞動關系兩種情況。因此,需要從兩方分析判斷。
首先,從勞動合同確立的勞動關系看,《勞動法》第16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边@表明,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法律憑證。本案中,趙某與該公司訂立了三年期限的勞動合同,1997年3月勞動合同期滿后雙方沒有續(xù)訂勞動合同。根據《勞動法》第23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的規(guī)定,趙某與該公司的勞動合同已于1997年3月依法終止。這又表明,從勞動合同終止之日起,趙某與該公司已不存在勞動關系。
其次,從事實上形成勞動關系看,原勞動部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fā)[1995]309號)中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而且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行政部門應予糾正。《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fā)[1996]354號)中規(guī)定,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期滿后,因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未辦理終止或續(xù)訂手續(xù)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視為續(xù)訂勞動合同。但是,什么是事實勞動關系,我國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法律界定。不過,從勞動行政部門的上述意見中可以看出,所謂事實勞動關系是相對于勞動合同確立的勞動關系而言的,即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建立勞動關系而沒有履行法律手續(xù),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形成了勞動力的使用和被使用關系,而且這種關系是一種既成事實、客觀存在的勞動權利和義務關系。既然勞動關系是勞動力的使用和被使用關系,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以勞動為條件而形成的一種勞動權利和義務關系,那么,確定事實勞動關系的依據就是勞動者的勞動力是否被用人單位所使用,勞動者是否為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本案中,趙某與該公司勞動合同終止后已離開公司兩年,這兩年中趙某沒有向該公司履行一天勞動義務,沒有形成勞動力的使用被使用關系,亦即沒有以勞動為條件形成相互之間的一種權利和義務關系。因此,趙某與該公司根本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本案處理中,仲裁機構之所以作出了錯誤的裁決,是因為把計劃經濟條件下那種以檔案作基礎的人事行政管理關系依然看成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關系。趙某的檔案關系在該公司,趙某就與該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裁決,既無法律依據,也無事實依據。因此,本案的結論是:檔案關系不等于勞動關系。
當然,本案中的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勞動關系終止后未能及時為其轉移個人檔案也是不妥的。公司與勞動者之間的債務糾紛應通過有關的政策或法律途徑來解決,不應以扣壓檔案的方式來處理,從而造成了這次不該發(fā)生的爭議。這一教訓用人單位應當吸取。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